爱,一种责任,无可推卸
2012-12-10 17:10:43          编辑:谢诗意 |          浏览量:2402

  在我们生活中,总会有很多人,很多事令我们感动。2011年6月,一位叫谭祖贵的特殊病友,走进了攸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医护人员的视野。

  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有一个特殊的家庭。谭祖贵,60出头,攸县桃水镇老君谭村人,地地道道的农民汉子。一家6口,上有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下有一对重症残疾的儿女,儿子今年25岁,却只有50厘米的身高,身体严重畸形,双腿无法站立,只能坐在特制滑板上,以手代足。女儿今年28岁,根本不能坐立,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要有人照顾。二十多年来,为了这对重症残疾的儿女,谭祖贵夫妇四处寻医问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然而祸不单行,三年前,80多岁的老母亲又因脑出血中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本无积蓄的家庭从此更是债台高筑。

  生活的艰辛在这位农民汉子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2004年在湘雅附二医院进行膀胱肿瘤切除手术;2008年又因前列腺增生症在我科手术治疗;而今又因反复左腹部胀痛不适而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腹股沟斜疝、前列腺术后感染收入我科。入院后,主管医师苏忠细致查看病情,决定对其实施手术治疗,当把治疗方案告知谭祖贵时,一直配合治疗的他却面露难色、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细心的苏医师把一切看在眼中,将病人带到一边单独谈话,终于弄清了他犹豫不决的缘由:一对重症残疾的儿女,一个瘫痪在床的老母,一栋家徒四壁的老房子,一身重重的债务。作为家中的主心骨、顶梁柱,如今,也因病住进了医院,而这笔昂贵的手术费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医师,我这病不治了,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了,我一身是病做不了事,家里的活全靠我老婆一个人张罗,我不能看着老婆孩子跟着我受苦……”堂堂七尺男儿说到这里忍不住泪水涟涟。

  在了解了患者的困境与顾虑后,苏医师立即向科主任谭立中、护士长邹顺辉报告,他们得知后马上向院长邓菁汇报,院领导随即来到病房探视、慰问患者,详细询问病情,当看到他一对残疾儿女因无人照顾只能跟着爸爸妈妈一起住在医院时,邓院长特别嘱咐护士长要克服困难,对其特殊照顾。邓院长说:“放心吧,你的困难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你选择到我们医院就医,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你安心养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你们的特殊困难,我们不会置之不管。”邓院长当即表态免除谭祖贵住院期间的一切费用,还吩咐泌尿外科全体医护人员一定要在生活上特别照顾他的残疾儿女,他说:“医者仁心,这是我们医者的良心所在,道德所在,更是管理的职责所在,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我们义不容辞!”

  关爱谭祖贵,关爱谭祖贵的家庭!泌尿外科谭主任在科室交班会上说:“对于这样的残疾人贫困户家庭,我们不但不能歧视,反而要更加重视,院领导多次强调对所有病人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实行人文关怀、优质服务,我们不能挂在嘴边上,要有实际行动!”并且带动全科室的医务人员为谭祖贵一家捐钱、捐物。在科室床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护士长邹顺辉只能每天下班后把简易陪护床搬出来给他们过夜,第二天早上再收起来。为了让谭祖贵的妻子有更多的时间照顾他,科室护士自发的帮助她给一对儿女买饭、喂饭、擦洗,这对朴实的夫妇感动得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谢谢你们……”。

  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个特殊的家庭,为了让谭祖贵得到更多的社会帮助,院领导联系了县电视台,希望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关注谭祖贵的困境,号召有爱之士一起来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深明大义的医院领导、充满爱心的泌尿外科医护人员、积极响应的社会爱心人士……多方力量的关怀、支援,深深地感动了谭祖贵,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了,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谭祖贵的手术于6月27日进行,手术非常成功,经过15天的精心治疗护理,谭祖贵恢复得很快。出院那天,院领导特派一辆车护送他们回家,把医院为他们解决的自付部分医疗费用结算出来交到谭祖贵手中,他们一家热泪盈眶,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攸县人民医院,谢谢泌尿外科全体医护人员……”。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像谭祖贵这样的困难家庭还有很多,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大家的援助,需要社会的关爱。也许我们的帮助是微小的,但它所蕴含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因为有社会各界的关心,他们才有战胜病魔、走出困境的勇气。正如著名歌手韦唯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O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攸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刘湘兰

责编:谢诗意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